最新刊期

    2017 7

      前言

    • 张希
      2017, 17(7): 1-2.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17.17no7
      关键词:高分子学报创刊60周年;前言   
      16
      |
      7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9793216 false
      发布时间:2021-11-05

      专论

    • 孙秀丽,唐勇
      2017(7): 1019-1037.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17.17033
      摘要:提出用“边臂”策略设计和改造烯烃聚合催化剂,以钛、镍等配合物为模型,系统研究了边臂基团对配合物的配位模式、配合物的稳定性,对乙烯均聚活性以及乙烯与α-烯烃、环烯烃以及极性单体共聚合的活性和对聚烯烃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边臂基团可以调节催化中心的空间形状和电子特性,实现对催化物种性质的控制与调节,调控烯烃聚合活性和聚烯烃的结构与性能.  
      关键词:边臂策略;金属配合物;聚烯烃催化剂;乙烯聚合;极性单体   
      170
      |
      52
      |
      6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2868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1-26
    • 候平平,沈志豪,范星河
      2017(7): 1038-1046.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17.17042
      摘要:甲壳型液晶高分子可以呈现超分子柱或片层的链构象,因此可以作为超分子液晶基元形成多种液晶相态,如六方柱状相、柱状向列相、六方柱状向列相、近晶相等.将纳米构筑单元,如一维的二联苯、二维的苯并菲、三维的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等,引入到甲壳型液晶高分子中,所得聚合物可以自组装形成在亚十纳米和近纳米尺度的多级有序结构.这些结构具有尺寸可控及单分散的优点,可望在有机光电、纳米多孔膜以及纳米光刻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将二联苯、偶氮苯、棒状多苯结构、苯并菲和POSS基元引入到甲壳型液晶高分子中制备多级组装结构的相关工作.  
      关键词: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纳米构筑单元;二联苯;苯并菲;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   
      49
      |
      17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2819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1-26
    • 吴一弦,周琦,杜杰,王楠
      2017(7): 1047-1057.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17.17045
      摘要:正离子聚合是高分子科学中重要的聚合方法之一,也是制备聚异丁烯或丁基橡胶等关键材料不可或缺的聚合方法.本文总结了异丁烯、苯乙烯及其衍生物等单体可控/活性正离子聚合的新引发体系、聚合反应特征的调节与转化、水相介质中正离子聚合新方法与新工艺、微观分子混合与正离子聚合新工艺及其用于设计合成异丁烯基聚合物.这些方法与技术是发展高效节能与绿色减排先进聚合物生产技术的重要途径,部分研究成果已在产业化中得到应用与验证.发展可控/活性正离子聚合新体系、新方法与新工艺,为实现绿色低碳高分子化工过程及相关产品工程(新结构、新功能、高性能与高品质)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技术.  
      关键词:正离子聚合;可控/活性聚合;聚异丁烯;丁基橡胶   
      153
      |
      46
      |
      8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2817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1-26
    • 张金明,武进,余坚,张晓程,米勤勇,张军
      2017(7): 1058-1072.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17.17066
      摘要:纤维素作为自然界中储量最大的天然高分子,被认为是未来世界能源与化工的主要原料.但由于分子链间存在丰富氢键网络以及高度结晶的聚集态结构特点,天然纤维素不熔化、难溶解,造成纤维素的加工极其困难,纤维素材料的传统生产工艺复杂且污染严重,极大限制了纤维素材料的广泛应用.近年来,人们发现一些特定结构的离子液体能够高效溶解纤维素,为纤维素的加工和功能化提供了新的多用途平台.本文从“溶解纤维素的离子液体、纤维素溶解机理与溶液性质、以离子液体制备再生纤维素材料和以离子液体为介质合成纤维素衍生物” 4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本课题组在此领域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纤维素;离子液体;溶解;再生;衍生化   
      256
      |
      79
      |
      5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2822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1-26
    • 王柯,朱燕灵,傅强
      2017(7): 1073-1081.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17.17077
      摘要:聚丙烯作为目前最重要的通用塑料之一,对其进行高质化改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基于聚丙烯的同质多晶态行为,加入成核剂进行β结晶改性是改善聚丙烯韧性和热稳定性的有效方式.过去的研究主要关注结晶度、β晶含量等对性能的影响.而近年来我们提出通过调控聚丙烯的β结晶形态来实现其高性能化的新思路,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1)利用小分子成核剂的溶解性及自组装影响聚丙烯的结晶行为,获得了如球晶、横晶、花瓣状晶等形态,实现了对β结晶形态的有效调控;(2)特定的结晶形态能够使聚丙烯的韧性显著增加,并且热变形温度进一步提高,证实结晶形态会对宏观性能发挥重要作用;(3)β结晶形态调控有利于获得更佳的成孔均匀性与高的孔隙率,对制备高品质锂电池隔膜有明显的指导意义.结晶形态调控可望成为实现结晶性聚合物高性能化与功能化通行的、高效的策略.  
      关键词:聚丙烯;同质多晶态;β晶形态;增韧;微孔膜   
      103
      |
      32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2810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1-26

      综述

    • 杨杰,陈金佯,孙云龙,施龙献,郭云龙,王帅,刘云圻
      2017(7): 1082-1096.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17.17020
      摘要:近年来,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s)由于在柔性器件和可穿戴电子学中的潜在应用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普遍关注,尤其是以聚合物半导体材料构筑的晶体管性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如何设计合成用于OFETs的高性能聚合物半导体材料,一直是我们的追求目标.然而,分子结构对迁移率的影响仍缺少系统的比较.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新型聚合物材料的最新进展.我们按照材料的种类以及载流子的传输类型进行了分类,对高性能聚合物材料的发展过程、材料的设计思路以及相应的FETs性能进行了系统地归纳总结.通过研究分子及分子聚集态结构与器件性能之间的关系,希望为以后设计合成新型的高性能的聚合物材料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新型半导体聚合物;分子设计   
      122
      |
      53
      |
      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2866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1-26

      研究论文

    • 王崧合,赖金梅,茹越,张红彬,张晓红,乔金樑
      2017(7): 1097-1104.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17.16299
      摘要:提出一种使高抗冲聚丙烯树脂的韧性和刚性同时得到提高的新方法.以亲油性纳米SiO2改性高抗冲聚丙烯树脂,发现少量纳米SiO2可显著降低高抗冲聚丙烯树脂中乙丙橡胶相的粒径和聚丙烯相的球晶尺寸,进而使高抗冲聚丙烯的常温韧性、低温韧性、刚性和耐热性同时得到提高.研究还发现,结晶成核剂和纳米SiO2有协同效应,可使高抗冲聚丙烯的综合性能进一步得到提高.  
      关键词:纳米SiO2;高抗冲聚丙烯;结构;性能;成核剂   
      50
      |
      27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28619 false
      发布时间:2021-01-26
    • 安云鹏,张歆宁,杨皓程,杨熙,徐志康
      2017(7): 1105-1112.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17.16344
      摘要:透明材料常用于水下设备中,而聚合物透明材料多较为疏水,在水下易黏附气泡,影响其光学性能.利用多巴胺(DA)和聚乙烯亚胺(PEI)共沉积技术,在多种透明聚合物材料表面构建了亲水/水下超疏气涂层.结果表明,聚多巴胺(PDA)与PEI可通过Michael加成或Schiff碱反应在此类材料表面形成亲水交联网络,显著提高其表面亲水性.表现为水接触角显著降低,而水下气接触角显著提高(> 140°),气泡在材料表面的黏附力显著下降.沉积时间在6 h以下时,XPS和椭圆偏振测试的结果表明,虽然所选用的透明材料表面沉积量和沉积厚度随时间有所上升,但其透光性不会受到显著影响.该方法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可用于多种水下气体黏附性较强的透明高分子材料,如聚苯乙烯(P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丙烯(PP)和聚酰亚胺(PI)等.同时,该方法形成的涂层的长期稳定性也较好,材料在水中浸泡振荡10天之后仍能保持较好的抗气泡黏附能力.该方法适用于如潜水艇舷窗、护目镜、水下光学镜头及其防护罩等水下设备中.  
      关键词:透明;低气体黏附;多巴胺;表面处理;亲水   
      113
      |
      27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28685 false
      发布时间:2021-01-26
    • 林铭昌,陈国颂
      2017(7): 1113-1120.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17.16347
      摘要:糖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参与了很多重要的生命过程.研究糖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有多种手段,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是其中重要的一种.研究中常需要将蛋白质通过共价键连接在天平芯片的表面.但是,用于检测糖分子的蛋白质多为植物凝集素,它们的分子量大,表面可修饰位点少,通过共价键修饰在芯片表面的效率偏低.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糖和苯硼酸之间动态共价键的新修饰方法,能够大幅度提高蛋白质在芯片表面的修饰效率.  
      关键词:凝集素;分子自组装;动态共价键;石英晶体微天平   
      92
      |
      18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2868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1-26
    • 陈姿晔,相恒学,胡泽旭,倪张根,朱美芳
      2017(7): 1121-1129.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17.16366
      摘要: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了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PHBV)/二硫化钨(WS2)复合纤维.利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热台偏光显微镜、二维广角射线衍射仪(2D-WXRD)、纤维强力仪研究了WS2异相成核作用和牵伸诱导作用对纤维的结晶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WS2显著提高了PHBV的结晶温度,当使用2 wt% WS2时,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提高到115~130 ℃,比纯PHBV(99~105 ℃)提高了约25 ℃.WS2不仅没有影响PHBV球晶的径向生长速率,且明显提高了PHBV/WS2复合材料的晶核密度,熔体成核活性Φ由1.0降低为0.49.随着牵伸倍率和WS2用量的增加,纤维的拉伸强度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添加1 wt% WS2并采用单向牵伸3.8倍时,纤维中的晶体取向产生了β晶结构,使复合纤维的拉伸强度由纯PHBV的37 MPa提高至155 MPa,断裂伸长率由2.4%增加至45%.  
      关键词:生物基聚酯;PHBV;二硫化钨;异相成核;牵伸诱导;力学性能   
      66
      |
      26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28793 false
      发布时间:2021-01-26
    • 向洪平,容敏智,章明秋
      2017(7): 1130-1140.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17.17016
      摘要:通过小分子模拟试验和应力松弛,发现甲基丙烯酸铜(MA-Cu)比氯化铜(CuCl2)更适合用作硫化天然橡胶中二硫键交换反应催化剂,并且硫化天然橡胶中的二硫键交换反应需要在高于120℃的温度下才能高效进行,这保障了相关制品在较低温工作时的结构与性能稳定.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硫化天然橡胶在MA-Cu辅助作用下获得了多次自修复与固相回收加工性能,损伤自修复后的硫化天然橡胶与固相回收加工的再生硫化天然橡胶,其拉伸强度均可恢复到原始材料强度的80%左右.  
      关键词:硫化天然橡胶;动态共价键;二硫键交换反应;本征型自修复;固相回收   
      172
      |
      56
      |
      8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2886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1-26
    • 江宇,高垚,田洪坤,丁军桥,耿延候,王佛松
      2017(7): 1141-1149.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17.17022
      摘要:采用Stille缩聚,合成了3个异靛蓝并[7,6-g]异靛蓝(DⅡD)和乙烯单元交替排列的共轭聚合物P0F、P2F和P4F,三者在DⅡD单元中分别含0、2和4个氟原子(F).3个聚合物均具有良好的平面性,前线分子轨道几乎在整个共轭骨架上离域.它们均具有宽的吸收光谱,吸收范围在400~1000 nm,光学带隙约为1.25 eV;随着氟原子数目的增加,聚合物的最高占有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空分子轨道(LUMO)能级依次下降0.1~0.2 eV.以这3个聚合物作为活性层,制备了顶栅-底接触型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器件,随着氟原子数目的增加,聚合物的传输性质由双极传输变为n型传输.P0F和P2F是双极传输型聚合物,空穴迁移率(μh)分别达到0.11和0.30 cm2 V-1s-1,电子迁移率(μe)分别达到0.22和1.19 cm2 V-1s-1.P4F是n型聚合物,μe达到0.18 cm2 V-1s-1.  
      关键词:氟代;异靛蓝并[7, 6-g]异靛蓝;共轭聚合物;有机场效应晶体管   
      152
      |
      33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2891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1-26
    • 张滢,刘梁,王庭宏,田华雨,陈学思
      2017(7): 1150-1158.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17.17024
      摘要:通过分散聚合的方法,以改性了双键的葡聚糖(Dex-AA)作为交联剂,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作为单体,过硫酸铵(APS)和四甲基乙二胺(TEMED)分别作为引发剂和助引发剂,合成了不同交联度的、具有pH敏感内吞增强作用的葡聚糖纳米凝胶(DD-NGs),并测试了其复合siRNA进行转染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纳米凝胶表面带有正电荷,具有较好的担载siRNA进入肿瘤细胞并沉默基因的能力,且具有pH响应粒径变化的性质.在pH=7.4的体液环境中,纳米凝胶与基因的复合物粒子较小;在肿瘤酸性(pH=6.8)条件下,纳米凝胶与基因的复合物粒子变大,显著地增强了肿瘤细胞对纳米凝胶与基因复合物的内吞.  
      关键词:葡聚糖;纳米凝胶;基因传递;pH敏感   
      43
      |
      14
      |
      2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29012 false
      发布时间:2021-01-26
    • 成恰,苗文科,颜雨坤,王维
      2017(7): 1159-1168.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17.17029
      摘要:将一种可有机功能化的Wells-Dawson POM与降冰片烯相连接,制备了多金属氧簇降冰片烯单体.再利用活性可控的开环易位聚合方法(ROMP),在Grubbs 3rd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聚(多金属氧簇降冰片烯)-聚(己酸降冰片烯)的杂化嵌段和无规共聚物(H-CPs),分别简写为Poly(POM)m-b-Poly(COOH)n和Poly(POM)m-r-Poly(COOH)n.采用1H-NMR、31P-NMR和FTIR等方法对共聚物结构进行表征,确认我们成功地合成了由共价键连接这2种单体形成的H-CPs.最后,利用带有光散射和红外探测器的凝胶渗透色谱(SEC)测定聚合物的绝对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证明所得到的H-CPs不仅分子量可控,而且分子量分布系数较窄.最后,研究了H-CPs催化氧化四氢噻吩(THT)成环丁亚砜(THTO)反应,结果表明,相比于聚(多金属氧簇)的均聚物(Poly(POM)),H-CPs的催化活性有所下降,原因是POM催化剂含量较低以及H-CPs在催化介质中溶解性的差异.  
      关键词:多金属氧簇;聚(多金属氧簇);共聚物;ROMP;催化性能   
      88
      |
      17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2898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1-26
    • 贾建超,蔡万清,刘升建,黄飞,曹镛
      2017(7): 1169-1177.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17.17032
      摘要:设计合成了一种侧链含呋喃的可交联共轭聚合物空穴传输材料聚{2,7-[9,9-二(6-(2-呋喃甲氧基)己基)芴]-共-4,4'-(4″-丁基)三苯胺}(P1)和侧链含马来酰亚胺的共轭小分子交联剂N,N'-二[4-(6-马来酰亚氨基己基)苯基]-N,N'-二苯基联苯二胺(M1).基于呋喃和马来酰亚胺间Diels-Alder反应,P1和M1共混膜可在150℃下热处理快速交联形成具有优异抗溶剂性的薄膜,同时薄膜的光电性能可以通过控制P1和M1的共混比例进行有效调节.器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P1+M1交联的薄膜表现出了优异的空穴传输、电子阻挡性质,应用于聚合物发光二极管时可有效避免由传统空穴传输材料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作为单一界面层引起的发光淬灭现象,使相应器件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当M1添加量为10%时,相关器件表现出了最佳的器件性能,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为9.0 cdA-1,最大亮度为35681 cd m-2,启亮电压为3.2 V.  
      关键词:聚合物发光二极管;交联;空穴传输;点击化学   
      72
      |
      17
      |
      1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29146 false
      发布时间:2021-01-26
    • 李亚民,刘世勇
      2017(7): 1178-1190.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17.17035
      摘要:通过使用药物运载体系来提高抗菌物质的使用效率是应对抗生素耐药性的有效途径.本文报道了一种制备细菌酶响应聚合物囊泡作为“智能型”抗菌剂载体的方法.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制备的脂酶和硝基还原酶响应的二嵌段共聚物PEG-b-PA和PEG-b-PN,能够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聚合物囊泡组装体.该囊泡组装体在没有酶存在的条件下相对稳定,而在脂酶或硝基还原酶的作用下发生从囊泡到核交联胶束的形貌转变.基于这一转变过程实现了负载在囊泡中的抗菌剂(三氯生,抗菌肽Parasin Ⅰ和溶菌酶)的选择性释放,并研究了针对大肠杆菌(E.coli,革兰氏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革兰氏阳性菌)和白色念珠菌(C.albicans,真菌)的生长抑制效果.  
      关键词:聚合物囊泡;酶响应;纳米药物载体;细菌耐药性;抗菌剂   
      118
      |
      48
      |
      3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2922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1-26
    • 李仕颖,成红,谢博儒,李楚欣,郑浩然,卓仁禧,张先正
      2017(7): 1191-1199.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17.17038
      摘要:设计、合成了一类新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凋亡酶-3(Caspase-3)响应的环肽分子荧光探针.该类探针主要由能量共振转移(FRET)分子荧光对、Caspase-3特异性识别多肽序列和GSH响应双硫键组成,分为不含穿膜肽序列(CP)和包含穿膜肽序列(cpCP)的两种不同环肽分子荧光探针.2种环肽分子荧光探针均能实现在GSH和Caspase-3同时存在情况下的精确成像,同时具有良好的响应性、特异性和高信噪比.该类环肽分子荧光探针在细胞培养环境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利用该探针,可以实现对星形孢菌素(STS)诱发的细胞凋亡进行实时、原位的成像监测,并对抗肿瘤药物阿霉素(DOX)和顺铂(cisplatin)诱导的细胞凋亡进行成像.这种具有多重响应并能用于精确成像的分子荧光探针将极大地促进疾病的精确诊断.  
      关键词:荧光探针;环肽;能量共振转移;精确诊断   
      88
      |
      18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29270 false
      发布时间:2021-01-26
    • 卢思宇,杨柏
      2017(7): 1200-1206.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17.17070
      摘要:聚合物碳纳米点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荧光纳米探针,具有较低的生物毒性、良好的水溶性、较高的量子产率、优异的光/化学稳定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前所制备的碳点大都表现出蓝、绿色荧光发射.为实现碳点长波荧光发射,扩大其在生物标记与成像及光电显示方面的应用,本文采用水相一步法交联聚合反应制备了具有橙红荧光发射性质且具有双光子效应的聚合物碳点,发射波长为604 nm,荧光量子产率达到30.64%,并且应用在生物活体成像中.  
      关键词:聚合物碳点;荧光;红色荧光;双光子荧光;生物成像   
      155
      |
      60
      |
      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29274 false
      发布时间:2021-01-26
    • 陈琳,吴嘉宁,倪延朋,付腾,吴志正,汪秀丽,王玉忠
      2017(7): 1207-1214.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17.17079
      摘要:通过本体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系列侧链含苯酰亚胺结构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共聚酯.研究发现,苯酰亚胺单元的引入不仅提高了共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高温成炭性,并且大大降低了共聚酯高温下的热分解速率.随着苯酰亚胺含量的增加,共聚酯表现出更高的氧指数(LOI)值和更好的阻燃抗熔滴效果.锥形量热测试结果表明,苯酰亚胺结构的引入可以有效地降低共聚酯的峰值热释放速率(p-HRR)、峰值烟释放速率(p-RSR)和总烟释放量(TSR).通过对纯PET和共聚酯燃烧测试后残炭的结构和形貌分析,发现苯酰亚胺结构有助于共聚酯形成石墨化程度更高的致密炭层,这些炭层起到隔热隔氧和抑制有机可燃烟气挥发的作用,在不引入传统阻燃剂的情况下,赋予共聚酯很好的本征阻燃性及抑烟性.  
      关键词:苯酰亚胺;PET共聚酯;抑烟性;本征阻燃;成炭性   
      116
      |
      180
      |
      4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6129301 false
      发布时间:2021-01-2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