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获奖情况
期刊视频
编委会
学术文献
最新录用
优先发表
当期目次
过刊浏览
专辑/专题
虚拟专辑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征稿简则
摘要和图文摘要
论文制图规范
下载中心
学术资讯
期刊订阅
联系合作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最新刊期
2023
年
第
54
卷
10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前言
庆祝北京大学高分子学科建立70周年专辑
李子臣
2023, 54(10): 1385.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3.23n10
124
|
29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180436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5
快报
含引发单体交联聚合物的光调控可逆生长
熊新红,王宏,杨莉,崔家喜
2023, 54(10): 1386-1394.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3.23081
摘要:受真涡虫可逆生长现象的启发,设计了一种光控可逆生长材料. 该设计基于一种可光解的引发单体(vinyl-oNB-Br),当把其共聚到交联聚合物内部后,可通过可见光引发在交联聚合物中溶胀的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接枝聚合,实现材料增大生长,而通过紫外光切断所接枝的聚合物(PNIPAAm),并通过洗涤移除游离的聚合物来使得材料收缩,达到逆生长的目的. 材料的生长和逆生长均可通过交联材料中引发单体的含量和营养液中接枝单体的浓度来调控;在可逆生长过程中,材料的本体疏水性和力学性质均可明显改变:材料韧性在生长了PNIPAAm后明显增加(从0.15 MJ/m
3
到1.18 MJ/m
3
),而在逆生长后降低(0.25 MJ/m
3
). 可见,光控可逆生长是一种原位后调节交联聚合物材料性能的简单、高效方法.
关键词:可逆生长;光调控;交联聚合物;力学性能
139
|
41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71827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5
专论
蛋白质定点原位可控聚合方法(SICP)的发展与应用
刘欣宇,高卫平
2023, 54(10): 1395-1408.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3.23088
摘要:蛋白质-高分子偶联物是一类重要的长效化蛋白质,已被用于多种重大疾病的诊疗之中. 探究新型、高效、温和的方法用以制备结构明确且功能可控的蛋白质-高分子偶联物是该领域所面对的重要科学问题. 近年来,本课题组及同行将“蛋白质定点修饰”和“原位可控聚合”2种技术有机整合,提出了“蛋白质定点原位可控聚合”(site-specific in situ controlled polymerization,SICP)的方法,用以替代传统的聚乙二醇化技术,并在生物医学应用上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本专论主要从SICP方法的发展背景和内涵、蛋白质的定点修饰、原位可控聚合,以及SCIP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SICP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该方法未来的研发方向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蛋白质-高分子偶联物;定点原位可控聚合方法;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抗肿瘤治疗;刺激响应性
216
|
54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79104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5
基于二氧化碳响应的聚合物及复合材料的构建与功能
周硕,杨松铭,袁金颖
2023, 54(10): 1409-1425.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3.23113
摘要:CO
2
响应聚合物是一类可以对CO
2
气体和溶液做出响应的聚合物. 与CO
2
反应后聚合物的亲疏水和电荷等性质发生改变,通过氩气、氮气或空气的通入,或略微加热,可以实现CO
2
的去除,使聚合物及复合材料性质完全或部分恢复. 本文回顾了基于CO
2
响应的聚合物及复合材料的近年发展,从化学结构与响应基团出发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响应聚合物,包括脒基类、叔胺基类、胍基类和咪唑类,并对常见CO
2
响应聚合物的单体进行了总结. 介绍了CO
2
响应聚合物的不同功能,从组装体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囊泡、球形胶束和复合组装体及其他形貌的不同性质,同时逐级深入,总结了乳胶、气凝胶与水凝胶、功能表面与纳米纤维膜、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与复合材料和荧光传感与监测体系的构建及效果. 最后对于该领域还需继续探索优化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与总结,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CO
2
响应;环境响应;聚合物组装体;亲疏水性;传感
255
|
72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861572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5
综述
结晶性生物可降解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化学合成
增强出版
廖曦,秦娇娇,唐小燕
2023, 54(10): 1426-1467.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3.23095
摘要:天然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是一种源于微生物合成的等规高分子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具有替代石油基高分子材料的潜力. 化学合成PHAs因合成效率高、可控性好以及产品质量易于控制等特点而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由于PHAs的立构规整性以及结晶性对其热学性能、机械性能和降解效率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控制PHAs的立构规整性以及结晶性是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 本综述从单体分类的角度总结了近六十年化学合成立构规整性PHAs的研究进展,包括四元环内酯单体(β-丁内酯(β-BL)及其衍生物(BPL和MLA),以及其他不同α-、β-和α,β-取代的β-丙内酯(β-PL)),八元环和十二元环内酯单体(即β-BL的二、三聚体(8DL,TBL))以及环氧烷烃/CO等立体选择性开环(共)聚合,重点关注和评述了不同催化剂体系对立构选择性的影响,总结了相应聚合物的机械性能和热力学性能,最后对PHAs的降解回收策略做概述,并对立构规整PHAs的合成策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聚羟基脂肪酸酯;结晶性聚合物;立构选择性聚合;开环聚合
222
|
59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92960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5
柱状侧链高分子体系的结构、黏弹性及功能应用
范祎宁,杨子凡,吴佳慧,赵凌,夏玮,张龙龙,王婕,陈季俞,孙铭鹤,栗佳骅,杨爽,陈尔强
2023, 54(10): 1468-1485.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3.23106
摘要:近年来,具有柱状结构的侧链高分子体系,如瓶刷状聚合物等,因其特殊的超软、超弹性、快速应变硬化等有趣的黏弹性而受到学术界高度重视. 本综述对相关研究进展做了一些梳理和总结. 主要介绍了瓶刷链、树枝化聚合物、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等几类经典的以“单链超分子柱”为特征的侧链高分子的结构和线性黏弹性,并以楔形侧链高分子为例介绍了“多链超分子柱”的性质. 在简述柱状侧链高分子体系功能应用方面的探索之后,也扼要讨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虽然目前柱状侧链高分子的缠结及微相分离带来的复杂松弛行为的物理机制还不十分明晰,但对于这类高分子的深入研究无疑将为新型黏弹材料的设计和制造提供新的思路和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侧链高分子;柱状结构;黏弹性;缠结;逐次松弛
287
|
59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837094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5
研究论文
自由基交替共聚法制备酰亚胺基微孔有机聚合物
增强出版
戴晓璇,雷育杰,李士俊,马星宇,陈旺治,李磊
2023, 54(10): 1486-1497.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3.23085
摘要:通过Friedel-Crafts 烷基化反应发生的超交联聚合会产生大量腐蚀性气体以及废弃的Lewis酸催化剂. 为了实现微孔有机聚合物的绿色制备工艺,选用3类双马来酰亚胺单体与4种乙烯基醚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制备了12种新型酰亚胺基超交联微孔有机聚合物材料. 通过反应单体之间形成电荷转移配合物,可以实现自由基交替共聚. 得到的多孔聚合物具有可预测的分子结构和高比表面积(591 m
2
/g),表现出优异的CO
2
/N
2
吸附选择性(74.38),在CO
2
捕获和气体分离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拓展了自由基共聚超交联微孔聚合物构筑单元的选择范围,对微孔有机聚合物绿色制备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自由基交替共聚;微孔聚酰亚胺;超交联聚合物;CO
2
捕获和存储
173
|
54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74234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5
手性化合物结晶拆分用“量身定制”聚合物添加剂的高效制备
增强出版
李婧,王兆旭,叶曦翀,宛新华
2023, 54(10): 1498-1508.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3.23091
摘要:高分子型“量身定制”结晶抑制剂可以在较低添加量下获得出色的结晶拆分效果,但受限于传统“单体—高分子”冗长的合成路线,成本高,结构优化困难. 前期工作中,我们发展了利用非共价相互作用模块化构筑添加剂的高效制备方法,通过聚(乙烯基吡啶)与多种酸性小分子的复合获得了一系列适合簇集晶体对映选择性结晶拆分的添加剂. 为了拓展模块化构筑策略的适用范围,在本工作中,我们选择廉价易得的聚(对乙烯基苯磺酸)与不同碱性手性小分子化合物静电复合制备了一系列高分子型“量身定制”对映选择性结晶抑制剂,其在添加量低至0.5 mol%时仍可以接近10%的产率获得对映体过量值(enantiomeric excess,ee%)超过99%的天冬酰胺一水合物晶体. 得益于操作简便的制备过程,实现了添加剂结构的快速筛选和高效优化. 实验证明使用该方法制备的添加剂可以在水、甲醇、异丙醇、丙酮等溶剂中有效拆分多种氨基酸、降压药尼莫地平、止咳药愈创甘油醚、有机合成中间体氢化苯偶姻、1,4-苯并二𫫇烷甲酸甲酯等手性化合物.
关键词:结晶拆分;量身定制;对映选择性;模块化制备;手性药物
315
|
43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91515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5
单质硫、异腈和硫醇的多组分串联聚合合成聚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增强出版
于冰,霍金磊,胡蓉蓉,唐本忠
2023, 54(10): 1509-1520.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3.23117
摘要:聚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质和动态可逆性,是一类富有前景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然而其合成方法较为有限,限制了其结构和功能的拓展.在本文中,我们针对单质硫、异腈和硫醇的反应中存在副反应、效率低等问题,通过设计分步投料的方式、有机碱的种类和反应温度,提高了反应效率和选择性,并成功发展为有机碱催化的单质硫、异腈和硫醇的多组分串联聚合,以N,N-二异丙基乙胺为碱,在二甲亚砜溶剂中分步反应,得到数均分子量可达1.77×10
4
g/mol的聚二硫代氨基甲酸酯.该聚合条件温和、操作便捷,可适用于苄基异腈和芳香异腈单体,用于合成结构多样的聚二硫代氨基甲酸酯.这类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并可在硫醇存在下高效降解为低聚物.该多组分串联聚合为聚二硫代氨基甲酸酯材料提供了温和便捷的合成方法,有望促进这类新型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发展.
关键词:单质硫;多组分串联聚合;聚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可降解高分子
238
|
44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42120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5
锌卟啉共价有机框架和共轭微孔聚合物的光催化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
增强出版
莫依天,刘衣铭,王晓鸽,童瑜洁,魏瑶,马玉国
2023, 54(10): 1521-1532.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3.23134
摘要:制备基于锌卟啉共价有机框架(COFs)和共轭微孔聚合物(CMPs)的异相光催化剂用于催化光诱导电子转移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PET-RAFT)聚合. 这些光催化剂可以高效地将电子转移到链转移剂制备得到具有窄分子量分布(<1.20)和高链端保真度的聚丙烯酰胺和聚丙烯酸酯,聚合速率高于具有相似构建单元的卟啉或镍卟啉光催化体系. 同时,对于锌卟啉COF和CMP材料,不同堆积模式和共轭程度影响了光催化剂的结构和光物理性质. 比较两者的结构性质和催化性能,说明了在光控聚合中选择高效催化性质的构建单元是催化剂设计的关键要素. 此外,相比于COF,CMP光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化学稳定性,可以被有效分离并循环使用. 这项工作阐明了多孔有机聚合物在光控聚合中的设计要素,为实现异相的光聚合提供重要借鉴.
关键词:共价有机框架;共轭微孔聚合物;异相光催化剂;光诱导电子转移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
223
|
42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29961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5
糖基化聚肽纳米囊泡的构筑、蛋白和激动剂共递送及免疫活性
增强出版
宋莹莹,葛玮,董常明
2023, 54(10): 1533-1546.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3.23069
摘要:为构建兼具细胞靶向和免疫活性的生物降解聚合物纳米载体,报道了3种糖基修饰的线形聚肽-含糖树枝化共聚物构筑的纳米囊泡及在蛋白抗原和免疫激动剂共递送载体中的应用. 通过透析法制备了共负载卵清蛋白(OVA)和免疫激动剂咪喹莫特(R837)的糖聚肽纳米囊泡(PNLys-4Man、PNLys-4Gal、PNLys-4Glu),显示出糖基依赖性的促进树突状细胞(DC)熟化的免疫佐剂效应,且甘露糖修饰的纳米囊泡具有靶向DC细胞而增强的免疫活性;施加紫外光促使OVA和R837胞内快速释放,显著提高了DC细胞熟化和免疫相关共刺激因子的分泌水平,说明糖聚肽纳米囊泡及OVA抗原、R837激动剂具有协同促进DC细胞熟化的免疫活性.
关键词:糖聚肽;纳米囊泡;蛋白递送;激动剂;免疫佐剂
110
|
36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680078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5
氢键作用构建含硅嵌段共聚物超分子复合物及其自组装行为研究
费志雄,翁琳,廖芬,石玲英
2023, 54(10): 1547-1554.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3.23075
摘要:通过聚二甲基硅氧烷-b-聚(2-乙烯基吡啶) (PDMS-b-P2VP, DV)与4-羟基偶氮苯(Azo)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构建了具有光响应的含硅嵌段共聚物(DV(Azo)
x
)超分子复合体系,研究了该复合体系的自组装行为. 利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具有不同4-羟基偶氮苯含量的超分子嵌段共聚物. 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小角X射线散射(SAXS)和透射电镜(TEM)等研究了小分子与共聚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小分子含量对该复合体系自组装结构的影响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4-羟基偶氮苯与PDMS-b-P2VP中吡啶基团之间能有效形成氢键. Azo的加入会降低P2VP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P2VP嵌段的体积分数,从而导致复合物自组装结构发生层状到六方柱状再到体心立方结构的转变. 而当Azo摩尔比>0.5时,Azo自身聚集比较严重,相分离结构变得无序. 后续研究将关注偶氮苯分子构象变化调控薄膜态自组装结构取向行为.
关键词:聚二甲基硅氧烷;聚(2-乙烯基吡啶);氢键;自组装;超分子嵌段共聚物
172
|
42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835187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5
氢键构筑的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的设计合成和自组装
刘赟,杨世楚,沈志豪,范星河,周其凤
2023, 54(10): 1555-1567.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3.23084
摘要:通过引入氢键的方法,以聚(4-乙烯基吡啶) (P4VP)为氢键受体、含羧基的小分子为氢键给体,构筑了一类新结构的超分子甲壳型液晶高分子(MJLCP).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广角X射线散射等表征手段证明了氢键的形成,并系统研究了小分子的化学结构对超分子型MJLCPs液晶相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由于结构中只含1个(8MP)和3个苯环(4TP、6TP)且烷基尾链较短的氢键给体小分子在与P4VP复合时的“甲壳”效应较弱,P4VP(4TP)
x
、P4VP(6TP)
x
和P4VP(8MP)
x
3类复合物在复合比例x=1.0时仍处于无序状态. 而尺寸更大的小分子氢键复合物P4VP(8TP)
x
、P4VP(10TP)
x
、P4VP(12MP)
x
和P4VP(16MP)
x
则随着复合比例的增加可以出现从无定形态向近晶(Sm)相结构的转变,并且随着烷基尾链长度和小分子刚性的增加,出现液晶相的最低复合比例逐渐减小. 对于P4VP (12TP)
x
这类氢键给体分子刚性较强且具有长烷基尾链的复合物,P4VP链在更高的复合比例下,为了容纳更多的小分子,还发生了从Sm相到六方柱状(Col
h
)相的结构转变. 然而,氢键给体分子过大会阻碍氢键的形成,P4VP (8PP)
x
在复合比例很低时出现了宏观相分离现象. 氢键的引入大大简化了MJLCPs的构筑方法,通过对小分子化学结构和复合比例的控制可以实现对液晶相结构的灵活调控,为具有复杂结构的MJLCPs的分子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甲壳型液晶高分子;氢键;超分子液晶;自组装
125
|
30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91505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5
含非常规侧链结构的液晶聚合物的合成及其超分子柱状相与柔性间隔基的关系
魏文静,裴基玮,罗娟,陈小芳
2023, 54(10): 1568-1578.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3.23137
摘要:设计合成了一类具有非常规侧链结构的聚苯乙烯液晶聚合物PS-n (n=2, 6, 8, 10, 12),并研究了该类聚合物形成的超分子柱状液晶相与柔性间隔基之间的关系. 所有聚合物表现出稳定的双向性液晶性质. 当柔性间隔基较短(n≤6)时,聚合物形成超分子平行四边形柱状相(Col
ob
)有序结构,该结构源于侧链中双液晶基元的取代位置引起的侧链层状堆积结构的周期性波动形成的二维有序堆积,且随着温度升高有序度有所增加. 随着间隔基长度增加(n≥8),聚合物可形成2种不同晶胞参数的Col
ob
相,其中在室温附近的Col
ob
(I)相表现出波动层状相的特点,随着温度升高,聚合物进入有序度更高的Col
ob
(Ⅱ)相,表现出高温组装的特殊性质. 所有聚合物在继续升高温度后从Col
ob
相进入层状相,最后进入各向同性相. 由于柱子在聚合物薄膜内平行排列,PS-n薄膜表面可形成条纹状图案,在剪切力诱导下条纹图案可沿剪切方向发生宏观取向.
关键词:液晶聚合物;超分子柱状相;聚合物薄膜;小角X射线散射
115
|
32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09418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5
耐辐照透明聚酰亚胺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增强出版
王猛,武会会,杨洪
2023, 54(10): 1579-1587.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3.23037
摘要:近年来,聚酰亚胺材料得益于自身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热稳定性能、轻质柔性、易成型加工等技术优势,在空间用太阳电池柔性盖片等领域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其光学透明度和耐辐照性能仍有待提高. 将2,2'-二(三氟甲基)二氨基联苯、1,4-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和4,4'-(六氟异丙烯)二酞酸酐共聚,并掺杂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啉双(三氟甲基磺酰基)亚胺,制备得到了一种新型透明聚酰亚胺薄膜;进而利用电子束蒸镀技术,在聚酰亚胺薄膜表面依次蒸镀氟化镁和二氧化硅两层增透膜,获得了新型二氧化硅/氟化镁/透明聚酰亚胺(SiO
2
/MgF
2
/CPI)复合薄膜. 通过对材料的热学、力学和光学性能的研究表明,这种新型SiO
2
/MgF
2
/CPI复合薄膜的初始热分解温度为394.8 ℃,拉伸强度达到65.81 MPa,在550 nm处透光率高达93.43%. 经过能量为50 keV、注量分别为4×10
14
、2×10
15
、4×10
15
e/cm
2
的电子辐照后,SiO
2
/MgF
2
/CPI复合薄膜的热稳定性、透光率和力学性能均没有显著下降,表现出优异的耐辐照性能,在空间飞行器太阳电池柔性盖片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透明聚酰亚胺;太阳电池盖片;增透膜;高透光率;耐辐照
248
|
62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594967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5
N
-取代对聚苯并咪唑水/盐传输行为的影响研究
陈思,张琛琛,孟建强
2023, 54(10): 1588-1598.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3.23073
摘要:为了解N-取代对聚苯并咪唑(PBI)水/盐传输行为的影响,考虑PBI中咪唑环上的N―H键较为活泼,选择3种具有可对比性的N-取代基团(对联苯甲酰基、对联苯磺酰基、丁烷基)与PBI中N―H基团反应,用核磁、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示差扫描量热和表面电势考察了N-取代后PBI的物化性质,并以溶解-扩散理论为基础,研究不同N-取代基团对PBI聚合物膜的水/盐传输行为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N-取代改性使聚合物链之间的相互作用降低,聚合物分子链间距增大,同时膜表面电负性增强. 同时,与PBI相比,N-取代改性使得PBI分子链间产生更大的自由体积空穴,增加了水的传输通道,并提高亲水基团的可及性而降低自由水的含量,从而能够有效提高PBI膜的水/盐溶解、扩散和渗透选择性. 其中,对联苯磺酰基其扩散水渗透系数与PBI相比提高了30倍,表现出最优异的水/盐传输性质. 为了解聚合物改性对PBI水/盐传输性质的影响,也为未来面向脱盐高性能聚合物的分子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聚苯并咪唑;N-取代;溶解-扩散理论;水/盐传输;脱盐
101
|
25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43312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5
氟代苯基聚降冰片烯单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损伤可视化检测
增强出版
王艳,李若馨,吴志成,白跃峰,兰超凡,肖秋月,胡平,李宏福,牛康民,危岩
2023, 54(10): 1599-1612.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3.23119
摘要:具有高的离子电导率和碱性稳定性的碱性阴离子交换膜(AEMs)是制备碱性燃料电池的关键. 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选用全烷烃基聚降冰片烯嵌段共聚物作为AEMs的主链,可有效避免AEMs在强碱条件下的降解. 同时在侧链中引入亲水性含氟苯基季铵盐作为离子导电基元,疏水性三乙基硅基团作为非导电基元,利用二者之间的亲疏水作用,在薄膜中形成可供OH
-
迁移的离子通道,有助于提高AEMs的电导率. 通过调节含氟苯基季铵盐中氟原子的数目,可以调节离子通道的大小,从而实现对薄膜电导率的调控. 另外,为了实现AEMs的损伤可视化监测,将具有聚集诱导发光作用的四苯乙烯基二降冰片烯酰亚胺作为交联单体引入聚合物中,通过烯烃的复分解反应,开环聚合制备得到单离子AEMs. 聚合物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5%热失重温度T
d
> 250 ℃),力学性能(σ
b
= 36.56 MPa, δ=16.92%) 和耐碱性能(在6 mol/L NaOH溶液中浸泡7天后,电导率仅下降3.3%).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可观测到微相分离形成的离子通道,与已报道的单离子AEMs相比,表现出较高的离子电导率(80 ℃,24 mS/cm). 在365 nm光照下,薄膜发出均匀的绿色荧光,损伤处则无荧光,实现了AEMs的可视化检测.
关键词:碱性阴离子交换膜;聚降冰片烯;开环易位聚合;微相分离;聚集诱导发光
112
|
40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06860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5
同时实现汗液酸碱监测及预警判断的非印制型聚苯胺基电子织物
魏小菲,李瑞,秦龙,邹德春,范兴
2023, 54(10): 1613-1623.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3.23086
摘要:多功能集成纤维电极的批量化制备是实现纤维或织物类柔性电子器件大面积穿戴应用的基础. 研究基于高分子半导体材料的柔性、功能性及分子结构可调等特点,开发了一种适合在长尺寸纤维表面分段原位合成聚苯胺层的方法,并分段涂覆导电碳材料,实现了多种分段式多功能集成纤维电极的连续化制备. 通过对纤维基底进行氧化改性,可增强纤维基底对苯胺底物的亲和性,克服因毛细浸润或脱附等导致的高分子功能层边界弥散问题. 在此基础上,结合新型织物结构电路设计,编织了一种可同时实现人体汗液pH值连续监测以及健康状态判断预警的织物结构集成电路模块. 其可与纤维结构Zn/MnO
2
电池共同编织,并与微型无线芯片、发光二极管等集成,实现人体健康的不间断无感无线监测及异常情况预警,展现了在未来可穿戴AI硬件中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高分子半导体;聚苯胺;分段原位合成;多功能集成纤维电极;可穿戴
105
|
29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72027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5
基于菲咔唑的超长有机室温磷光高分子薄膜
增强出版
张兴达,付晓华,戴光阔,靳惠雯,张雪,白景娟,马佳欣,马志勇
2023, 54(10): 1624-1631.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3.23087
摘要: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有机磷光基元(菲咔唑),并掺杂进不同的高分子材料制备成薄膜.研究结果表明掺杂聚乙烯醇(PVA)薄膜有着磷光发射强度大、磷光寿命长(τ = 2.12 s)、磷光量子产率高(Φ
p
=7.95%)等优点. 离子自由基通过形成电荷分离态参与了超长磷光的发射过程. 相较于掺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薄膜,掺杂PVA薄膜呈现更明显的长余晖,这是由于PVA薄膜提供了更加刚性的环境,磷光基元与PVA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极大增强,从而促进了电荷分离态的形成,减少了分子运动引起的非辐射耗散及薄膜中氧气对三线态激子的淬灭.此外,掺杂PVA薄膜具有水刺激响应性质,在水的刺激下可以发生磷光性能的改变,因此可应用于信息加密、湿度检测等场景.
关键词:菲咔唑;超长室温磷光;聚乙烯醇薄膜;自由基;水响应
154
|
22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786139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5
基于静电纺丝的类海绵体材料用于溶菌酶的吸附行为
陈静,刘畅,于冰,丛海林
2023, 54(10): 1632-1640.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3.23114
摘要:用SiO
2
纳米纤维作为三维结构刚性支撑框架,以聚乙烯醇(PVA)/丁烷四羧酸(BTCA)的酯化交联反应物为功能性有机黏合剂,制备了一种高度羧基化的海绵体整体吸附材料(PVA/BTCA多孔材料),得到的PVA/BTCA材料具有多孔结构. 作为一种吸附材料,通过水下循环压缩性能测试证明PVA/BTCA材料在水下拥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PVA/BTCA多孔材料的高度羧酸化和高孔隙率为蛋白吸附提供了基础条件,可以选择性吸附带正电荷的蛋白. 以溶菌酶为主要模型蛋白,PVA/BTCA多孔材料在pH=7时对溶菌酶的最大吸附量为1342.3 mg/g,PVA/BTCA多孔材料对溶菌酶的吸附的等温吸附模型与Freundlich吸附模型接近一致. 优秀的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结构稳定性赋予PVA/BTCA多孔材料可重复使用性,这项工作有望为蛋白分离方向提供一种新的分离材料.
关键词:溶菌酶;三维材料;吸附;聚乙烯醇
118
|
31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08113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9-25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