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获奖情况
期刊视频
编委会
学术文献
最新录用
优先发表
当期目次
过刊浏览
专辑/专题
虚拟专辑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征稿简则
摘要和图文摘要
论文制图规范
下载中心
学术资讯
期刊订阅
联系合作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获奖情况
期刊视频
编委会
学术文献
最新录用
优先发表
当期目次
过刊浏览
专辑/专题
虚拟专辑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征稿简则
摘要和图文摘要
论文制图规范
下载中心
学术资讯
期刊订阅
联系合作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最新刊期
2025年第56卷第8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亮点评述
单一催化剂制备烯烃嵌段共聚物(OBCs)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陈昶乐
2025, 56(8): 1257-1260.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5.25111
摘要:使用一个催化剂制备乙烯基烯烃嵌段共聚物(OBCs)具有极高的科学挑战性:催化乙烯、α-烯烃共聚合时,需要催化剂同时具备高的以及低的α-烯烃选择性. 王洋和刘国明等通过催化体系设计解决了这一难题,在催化体系中引入动态配体调节这一概念,成功实现了单一催化剂、无链转移试剂制备OBCs. 这一方法创立了OBCs新的合成范式,有望改变现有OBCs工业化生产路径,并指导其他高性能聚合物材料合成.
关键词:催化剂;共聚;聚烯烃;烯烃嵌段共聚物;弹性体
122
|
56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Enhanced-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0035840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7-28
专论
自稳定沉淀聚合制备功能性微球及其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杨柳, 舒泓艺, 陈冬, 赵长稳, 马育红, 杨万泰
2025, 56(8): 1261-1278.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5.24314
摘要: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重金属离子、染料和油类污染物等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聚合物微球因具有高比表面积,吸附性能强,易于功能化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开发简便、高效、绿色的聚合新方法,制备表面具有高密度功能性基团的聚合物微球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 近年来,本课题组提出了“自稳定沉淀聚合”(2SP聚合)的微球绿色制备技术,简单、高效地设计制备出核壳、空心、多孔等多种拓扑结构的聚合物微球,因含有大量的活性基团和发达的多级孔道结构,在环境治理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本专论主要介绍了通过2SP聚合对聚合物微球组成和拓扑结构进行设计,并利用表面活性基团进行化学改性,进一步讨论其在染料、抗生素、重金属离子吸附分离,负载型催化剂制备,膜分离(含油污水)等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自稳定沉淀聚合;聚合物微球;吸附;水处理
361
|
541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Enhanced-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562042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7-28
综述
聚合物添加剂调控手性化合物结晶拆分的研究进展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王兆旭, 陈艺夫, 李婧, 陶艺, 刘应泽, 叶曦翀, 宛新华
2025, 56(8): 1279-1292.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5.25034
摘要:由于操作简便、成本低,结晶拆分目前仍然是工业上获得单一构型手性药物或其中间体的重要手段. 基于“量身定制”添加剂的逆向结晶方法适用底物范围大,拆分效率高,应用前景广阔. 本文重点介绍了逆向结晶过程中均聚物、共聚物、多糖衍生物、聚合物组装体以及高分子/纳米粒子杂化体系调控手性化合物立体选择性结晶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聚合物添加剂的构效关系和高效回收策略,并对其今后发展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结晶拆分;“量身定制”添加剂;聚合物;手性药物;多糖衍生物
188
|
81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Enhanced-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73088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7-28
基于动态共价键的纳米载体用于蛋白质药物递送的研究进展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何苏宁, 刘赛男, 张婷婷, 史林启, 马如江
2025, 56(8): 1293-1312.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5.25027
摘要:与小分子药物相比,蛋白质药物具有特异性高、毒性小的优点,在许多重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但蛋白质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如稳定性差,免疫原性强,易被快速降解、清除等,最终导致其生物利用度低. 为此,人们构建了多种蛋白质药物递送体系以解决上述问题. 利用动态共价键构建的递送体系不仅能提高蛋白质药物在递送过程中的稳定性,还能实现病灶部位的刺激响应性药物释放,有效提高蛋白质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 本文概述了利用共价键、非共价相互作用以及动态共价键构建的蛋白质药物递送体系,重点介绍了基于动态共价键的蛋白质药物递送体系的构建方法、药物释放机制以及最新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发更加高效、实用的蛋白质药物递送体系提供借鉴.
关键词:蛋白质药物;动态共价键;药物递送;刺激响应释放;纳米载体
218
|
178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Enhanced-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673942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7-28
高分子材料在蛋白分离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孙颖, 王伟杰, 姚焰, 刘青青, 陈鱼, 毛晓卉, 朱丽萍, 朱美芳
2025, 56(8): 1313-1332.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5.24267
摘要: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组织、调节生理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等所必需的重要物质. 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提出及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蛋白质高效分离的需求日益增长. 高分子材料凭借其良好的稳定性、智能响应性、可设计性及易加工性等特点成为蛋白分离领域的重要材料. 本文依据蛋白质自身物理特性,基于高分子官能团与蛋白的相互作用机理,将高分子分为中性、正电、负电以及可调节电荷体系,综述了其在蛋白分离技术中的应用,并展望了高分子材料在蛋白分离领域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蛋白分离;尺寸筛分;静电作用
241
|
384
|
0
<HTML>
<网络PDF>
<Enhanced-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58397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7-28
研究论文
用于药物靶向递送与免疫激活的智能多肽的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蒙然, 林彦彤, 姚炜钦, 张诗曼, 陈巍海, 张先正
2025, 56(8): 1333-1344.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5.25052
摘要:设计开发了一种多肽纳米药物(RGDGPN@DOX),以实现药物靶向递送和增强免疫应答,提高肿瘤治疗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其中,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段能够特异性靶向肿瘤细胞高表达的整合素,增强纳米药物在肿瘤部位的富集和摄取;脯氨酸-亮氨酸-甘氨酸-亮氨酸-丙氨酸(PLGLA)肽段则具备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响应特性,能够在肿瘤微环境中选择性释放化疗药物阿霉素(DOX),提高化疗疗效同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而N-甲酰基-蛋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NFMLP)的引入赋予了纳米药物免疫调节的功能,促进巨噬细胞的募集及激活,进一步增强抗肿瘤效果. 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RGDGPN@DOX多肽纳米药物能够精准杀灭肿瘤细胞,诱导免疫反应,促进巨噬细胞的趋化,在药物靶向递送和免疫治疗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多肽纳米药物;肿瘤靶向;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抗肿瘤治疗
265
|
107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Enhanced-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797178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7-28
以咖啡酸衍生物合成生物基聚苯乙烯的结构与性能探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王薇茜, 冷雪菲, 刘佳, 王艳色, 李杨
2025, 56(8): 1345-1357.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5.25064
摘要:以生物质来源咖啡酸(CA)作为原料,经脱羧和酚羟基保护,一锅法制备了两种生物基咖啡酸衍生物,再采用自由基本体聚合方法,将苯乙烯分别与这两种单体合成了一系列生物基替代的聚苯乙烯新材料. 系统研究了两种单体与苯乙烯自由基共聚的机理,同时采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研究了取代基种类和组分含量对共聚物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的影响. 开发出的两类生物基聚苯乙烯具有不同的性能,其中一类的拉伸强度达76.5 MPa且断裂伸长率为10.1%,比传统聚苯乙烯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35.4%和102%;另一类的拉伸强度为37.2 MPa且断裂伸长率为39.5%,其应力应变曲线出现屈服,比传统聚苯乙烯的断裂伸长率提高690 %. 结果表明,咖啡酸衍生物单体自身含有邻苯二酚官能团,通过设计咖啡酸衍生物的保护基团不仅可以调控其性能以拓展其应用范围,而且可以引入特定官能团制造具有特殊功能性的高性能聚合物材料.
关键词:生物基聚苯乙烯;咖啡酸;官能化单体;酚羟基保护;自由基本体聚合
101
|
70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Enhanced-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0035838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7-28
含Tröger’s base结构聚(苯并噁唑-酰亚胺)热重排分离膜的制备与其气体分离特性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宋映晓, 唐傲, 张家霖, 董杰, 赵昕, 张清华
2025, 56(8): 1358-1368.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5.25045
摘要: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含Tröger’s base (TB)结构的二胺单体—2,8-二氨基-4,10-二甲基-6,12-氢-5,11-亚甲二苯并[1,5]二氮辛(TBDA),并将其与2,2′-双(3,4-二羧酸)六氟丙烷二酐(6FDA)和2,2-双(3-氨基-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APAF)共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含邻羟基酰亚胺单元的聚酰亚胺(HPI). 在高温下对HPI膜进行热重排处理,获得了兼具TB自聚微孔结构和热重排结构的聚(苯并噁唑-酰亚胺)气体分离膜. 研究结果显示,TB自具微孔结构和热重排结构的协同作用抑制了分子链的规整堆砌,使分离膜自由体积增加,从而赋予其优异的气体分离特性. 经430 ℃热重排反应的6FTB1-TR430膜表现出最优异的综合气体分离性能,对CO
2
、CH
4
、O
2
和N
2
的渗透系数分别为267.6、7.0、57.2和12.5 Barrer (1 Barrer = 7.5×10
-14
cm
3
(STP)/(cm
2
·s·Pa),STP表示标准状态,即0 ℃,1.01×10
5
Pa),同时,选择性分别达到α(CO
2
/CH
4
)=38.2及α(O
2
/N
2
)=4.6. 此外,该类分离膜的热分解温度为530~560 ℃,玻璃化转变温度(T
g
)超过400 ℃,显示出优异的热稳定性. 该研究为设计和开发聚酰亚胺类高效气体分离膜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Tröger’s base结构;热重排反应;协同作用;气体分离膜
116
|
22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Enhanced-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873081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7-28
基于二氯甲烷/六氟异丙醇溶剂体系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中空纤维膜相分离调控与性能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徐恩婷, 姚晓军, 杨雪媛, 房磊, 包伟, 房宽峻
2025, 56(8): 1369-1382.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5.25061
摘要: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因为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而在分离膜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此外作为大口径人工血管的关键材料,将其应用于制备小口径人造血管极具优势. 但它在常温条件下难以溶解的性质限制了它的生产和发展. 本研究通过构建二氯甲烷(DCM)与六氟异丙醇(HFIP)混合溶剂体系,探究PET在室温条件下的溶解行为,将PET溶解时间从24 h 缩短至0.5 h,并借助诱导PET发生旋节线相分离(spinodal decomposition)抑制指状孔的形成,使膜的平均孔径由1.58 μm 降低为0.87 μm. 研究表明,适量的DCM (10%~20%)增强了膜的机械性能和过滤性能,为高性能中空纤维膜及其在小口径人工血管骨架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策略.
关键词:PET中空纤维膜;二氯甲烷助溶;相分离调控;微孔结构;旋节线分相
112
|
92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Enhanced-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0924519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7-28
桥连[OSSO]型铪催化4-甲基-1-戊烯等规聚合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杨佳豪, 冯春玉, 周浩添, 涂广水, 郑涵斗, 高海洋
2025, 56(8): 1383-1391.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5.25072
摘要:合成并表征了3种桥连[OSSO]型铪配合物Hf-Bn、Hf-Me和Hf-Cl,并系统研究了其对4M1P等规聚合的催化作用. Hf-Bn和Hf-Me在[Ph
3
C][B(C
6
F
5
)
4
]活化下,展现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1.40×10
5
g PMP·(mol Hf)
-1
·h
-1
);而Hf-Cl则需要MAO (methylaluminoxane)活化,其催化活性才能达到1.35×10
5
g PMP·(mol Hf)
-1
·h
-1
. 3种催化剂均展现出极高立构等规选择性(>98%). 所制备的聚(4-甲基-1-戊烯)具有高度等规立构性和高熔点,但重均分子量相对较低(M
w
≈1×10
4
g·mol
-1
). 更深入的研究证实低分子量主要是聚合物增长链快速地向烷基铝链转移的结果.
关键词:后茂催化剂;4-甲基-1-戊烯;等规;链转移
95
|
2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Enhanced-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0035834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7-28
异酰亚胺化对正性聚酰亚胺光刻胶光敏特性的影响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步颜倩, 陆忠刚, 胡嘉琪, 董杰, 赵昕, 张清华
2025, 56(8): 1392-1404.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5.25038
摘要:围绕正性光敏聚酰亚胺(p-PSPI)光刻胶开展研究,开发了基于对聚酰亚胺前驱体异酰亚胺预处理再酯化从而调控前驱体树脂酯化率的有效方法,并确定了在50 ℃下反应2 h的最佳酯化条件. 在光刻工艺方面,深入研究显影液浓度、光敏剂含量、前烘温度与时间等因素对该类p-PSPI光化学反应的影响. 该光刻胶在365 nm紫外光照下,对比度达到2.5,灵敏度为70 mJ/cm
2
,且展现出良好的分辨率,在玻璃板上可达10 μm,硅片上最小线宽为3 μm. 异酰亚胺化显著提升了聚酰胺酸酯的酯化程度,改善了光刻胶显影工艺中的溶解速率差异,表现出优异的光刻能力,在半导体、集成电路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光敏聚酰亚胺;异酰亚胺化;酯化;光刻工艺;光敏特性
200
|
44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Enhanced-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968540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7-28
聚2,2'-双(2-羟基乙氧基)-1,1'-联萘碳酸酯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蒋琴瑶, 张远康, 白威, 李晨, 王庆印, 王公应
2025, 56(8): 1405-1415.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5.25049
摘要:报道研究了高折射率光学级聚2,2'-双(2-羟基乙氧基)-1,1'-联萘碳酸酯(BHEBN-PC)的合成及其性能.通过熔融酯交换法,以碳酸二苯酯(DPC)和BHEBN为原料,制备了BHEBN-PC共聚物,并对其化学结构、分子量、热性能、疏水性能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 研究发现,BHEBN单体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通过优化催化剂种类(KF/MgO)、用量(0.05 wt%)、酯交换时间(45 min)和缩聚温度(210 ℃)等工艺条件,成功合成了高分子量的BHEBN-PC (M
n
=6.40×10
4
g/mol,M
w
=1.05×10
5
g/mol,分散性指数PDI=1.63). BHEBN-PC表现出优异的光学性能,折射率n
d
=1.656,透光率为88.54%,雾度为1.18%,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T
g
=124 ℃,T
d,5%
=350 ℃,T
d,max
=393 ℃)和疏水性(水接触角为98.85°). 因此,BHEBN-PC的合成为高性能光学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和可能性.
关键词:光学聚碳酸酯;高折射材料;联萘基团;熔融酯交换法
128
|
103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Enhanced-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0035827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7-28
基于酚羟基动态网络的阻燃环氧树脂构建及其性能协同优化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蔡京燕, 刘璟宏, 汪秀丽
2025, 56(8): 1416-1425.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5.25095
摘要:阻燃环氧Vitrimer虽然在提升环氧树脂可再加工性方面取得良好进展,但通常以牺牲阻燃材料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为代价,严重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本研究通过引入具有刚性多苯环结构且含磷和酚羟基的10-(2,5-二羟基苯基)-10-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ODOPB)作为阻燃共固化剂,成功制备了一种基于动态酯交换反应的可再加工本征阻燃环氧树脂(ODOPB/EV). ODOPB的引入显著提升了材料的综合性能:0.3ODOPB/EV的拉伸强度达到75.2 MPa,较未改性体系提高90%;初始分解温度提升至343 ℃,较未改性体系提高18 ℃;0.3ODOPB/EV通过UL-94 V-0等级,相较于未改性体系其峰值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分别降低47%和36%. 该环氧树脂在200 ℃下的弛豫时间仅为241 s,具有优异的动态性能.该环氧树脂在阻燃性、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可再加工性之间取得良好平衡.
关键词:环氧树脂;可再加工;阻燃;酯交换;酚羟基动态网络
147
|
90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Enhanced-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0035825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7-28
黄酮类生物基苯并噁嗪树脂的合成、固化机理及性能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胡长文, 杨蕊, 张侃
2025, 56(8): 1426-1437.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5.25009
摘要: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黄酮类生物基苯并噁嗪单体,系统研究了不同官能度黄酮类生物基苯并噁嗪分子结构与固化机理及固化后树脂材料热稳定性和阻燃性的关联机制. 首先采用NMR、FTIR等表征手段确认苯并噁嗪单体的分子结构,再通过DSC和原位FTIR谱图来研究苯并噁嗪单体的聚合过程结构演变与固化机理. 该系列黄酮类苯并噁嗪中的酚羟基与其相邻羰基之间分子内氢键被确定为导致热潜伏催化固化行为的根本原因. 其中,基于芹菜素双官苯并噁嗪树脂制备的热固性树脂具有极高的热稳定性(T
d5
为384 ℃),由木犀草素基三官苯并噁嗪制备的聚苯并噁嗪树脂具有最为优异的阻燃性(HRC<10 J·g
-1
·K
-1
). 以上研究表明黄酮类生物基热固性树脂在高性能材料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生物基;苯并噁嗪;高热稳定性;阻燃性;潜伏催化固化
138
|
81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Enhanced-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0035823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7-28
两嵌段共聚物在二元混合溶剂中的自组装:混致不溶效应的影响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李星业, 王志远, 王铮, 尹玉华, 蒋润, 张朋飞, 李宝会
2025, 56(8): 1438-1448.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5.25057
摘要:采用模拟退火方法研究了AB两嵌段共聚物在二元混合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 考察了共聚物的体积分数、溶剂的性质及组成对自组装聚集体形态的影响,构建了聚集体形态随不同参量变化的相图,获得了多种不同形态的胶束,并揭示了聚集体的形成机制. 体系中两种溶剂(称为S和O)均为B嵌段的良溶剂,并且S溶剂对B嵌段的吸引作用强于O溶剂,S溶剂为A嵌段的不良溶剂. 研究发现,当S溶剂的体积分数C
S
较小且A嵌段的体积分数f
A
较小,或者S溶剂与A嵌段间排斥作用较弱时,B嵌段的混致不溶效应起主导作用,共聚物主要形成以B嵌段为核、A嵌段为冠的胶束. 胶束的核中有大量的S溶剂,并伴随着S溶剂的液液相分离现象. 相反,当C
S
较大且S溶剂与A嵌段间排斥作用较强时,溶剂与A嵌段间的排斥作用起主导作用,共聚物主要形成以A嵌段为核、B嵌段为冠的胶束. 当C
S
居间,或C
S
较小且f
A
较大时,上述两种作用的竞争导致共聚物形成多样化的补丁状、层状、聚集状和大蒜状等复杂胶束形态.
关键词:模拟退火;两嵌段共聚物;混合溶剂;混致不溶;自组装
251
|
94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Enhanced-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797175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7-28
二乙二醇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结晶行为与性能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王茜, 马学宽, 郭利平, 杨进军, 梁晓明, 胡腾蛟, 潘鹏举, 郑映
2025, 56(8): 1449-1461.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5.25047
摘要:为改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材料的脆性,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丁二醇和二乙二醇(DEG)为单体,通过熔融缩聚制备了不同共聚组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二乙二醇酯(PBDT)共聚酯,系统研究了其结晶行为、耐热性能、力学性能、降解性能以及拉伸场下的多层次结构演化. 结果表明,与PBT相比,DEG单元的引入显著降低共聚酯的熔点和结晶能力,但不改变其晶型结构. PBDT共聚酯的热分解温度有所提升,同时展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尤其是断裂伸长率显著高于PBT. 在80 ℃拉伸过程中,PBT和PBDT共聚酯的晶型结构保持不变,但相比于PBT,PBDT共聚酯中更容易形成晶体取向和空洞. DEG单元的引入加快PBDT共聚酯的降解速率,归因于共聚酯结晶度的降低和亲水性的提高.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二乙二醇;结晶结构;结构演化;力学性能
146
|
148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
<Enhanced-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9916537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7-28
勘误
更正: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细胞膜表面功能化的策略与应用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廖宇思, 梁剑箫, 温转, 蔡明泽, 宋张志, 张薿元, 安红维, 王浩
2025, 56(8): 1462.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25.24039
3
|
0
|
0
<HTML>
<网络PDF>
<Enhanced-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1856225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7-28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